你知道吗?在遥远的宋朝,有一种游戏风靡一时,它就像现代的盲盒一样,充满了神秘和刺激。这种游戏,就叫做“关扑”!是不是听起来很新鲜?那就让我带你穿越时空,一起揭秘这个宋朝的神秘游戏吧!
关扑,最早出现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(公元1068年-1077年),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。据说,这种游戏性质的买卖形式,最初是双方事先约定好价格,以钱赌物的一种买卖形式。简单来说,就是用一块钱去关扑几块钱、甚至几十块钱的东西,听起来是不是很刺激?
在《古代风俗百图-宋人关扑》和《东京梦华录》中,都有关于关扑的记载。比如,有以一笏扑三十笏者。”意思是说,关扑有30倍的赔率,30块钱的东西,只出一块钱就可以关扑,胜了相当于花一块钱买到了30块钱的东西!
关扑的玩法有很多种,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掷铜钱。根据铜钱正反面的多少,来判断输赢。比如,在元杂剧《燕青博鱼》中,燕青以鱼作为赌资,与燕和关扑。燕青要求,必须是五纯六纯”才算赢。结果燕和一出手,就博了个六浑纯”。
还有一种关扑,就像现代的飞镖。曾三异《因话录》中记载:作一圆盘,可三尺许,其上画禽鱼器物之状数百枚,长不过数寸,阔如小指,甚小者只如两豆许以针作箭,而别以五色之羽。旋其盘,买者投一钱,取箭射之,中者得饧。
关扑的东西很多,从一般的日常用品到车马、房子、甚至歌姬和舞女都可以作为关扑的对象。据《梦梁录》和《繁盛录》记载,关扑的小商品也包括:小吃类,如:糖蜜糕、蜂糖饼、灌藕、炸藕、时新果子、像生花果、红边糍、猪胰胡饼、鱼鲜、猪羊蹄肉。小物件更是琳琅满目,让人眼花缭乱。
在宋代,关扑游戏非常流行,尤其是在春节和元宵节等重要节日,更是达到了高潮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正月初一是年节,从初一开始接连三天,开封府开放关扑这种赌博游戏,大家可以尽情玩乐。街头巷尾,都是用各种食物、生活用品、水果点心乃至柴禾木炭玩关扑游戏的摊子。
在《东京梦华录【七】——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》中,更是描绘了关扑游戏的盛况:琼林苑里和金明池中,除了已经被酒店和艺人占用的房舍,其他的地段,大都搭建起彩色帷幕,里面摆放着珍玉、奇玩、匹帛、日常用品、茶酒器物等待,吸引人来玩关扑赌博游戏。
关扑游戏的流行,不仅丰富了宋代人民的文化生活,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。许多商家利用关扑游戏吸引顾客,促进了商品的流通。
虽然关扑游戏在宋代非常流行,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。一方面,关扑游戏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和刺激,丰富了文化生活;另一方面,关扑游戏也容易让人沉迷,甚至引发赌博等不良行为。
在《大宋时期开封的博彩业》一文中,提到北宋政府是禁赌的,《宋刑统》规定:诸博戏赌财物者,各杖一百。”关扑也属于博戏赌财物”之列,受到管制。只是老百姓太热衷于关扑,宋政府也就顺应民情,在重大节日放开赌禁。
如今,关扑游戏已经成为了历史,但它的影子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。比如,现代的盲盒,就与关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在享受关扑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,我们也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,避免沉迷其中。
通过这篇文章,相信你已经对宋朝的关扑游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这个充满神秘和刺激的游戏,不仅反映了宋代人民的生活状态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。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,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吧!